首页 新闻正文

“碳中和”成两会热点,现代汽车集团“电+氢”双刃出击

      自年初至今,继多省份地方两会提出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方案后,在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关于碳中和的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热点。那么在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和“2060碳中和”愿景下,新能源汽车怎么干?“十四五”新能源之路怎么走?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

      全国两会声音:“电动化”+“氢能源”两条腿走路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课题,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为争取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是国内各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聚焦传统汽车产业,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正以电动化为驱动,重塑已有130多年的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作为连续6年产销量世界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全新的双碳目标,也即将迎来全新升级。例如,加快换电建设、提速氢能发展、突破车载芯片等核心技术等领域创新的相关议题,不仅是汽车行业两会代表的声音,也备受其他相关产业两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身处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期,现代汽车集团作为从传统汽车制造业走来的企业,对于当今汽车产业快速变化有着切身感受。尤其面向“新四化”的汽车行业未来,现代汽车集团凭借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升级,经过多年深入研发,推出了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和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成为现代汽车集团面向智能移动出行行业发展的基石。

      双刃合并剑指“碳中和”,助力中国氢能产业加速构建

      全国两会明确: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中国需要加快氢能生态系统的建立,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凤栖梧桐,现代汽车集团将首座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基地落户中国广州,命名为“HTWO广州”,占地20.7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预计到2030年总投资将达到85亿元人民币(含工厂运营费用)。这是以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专属品牌“HTWO”命名的首座工厂,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对于现代汽车集团和中国氢能产业都意义非凡。

现代汽车集团郑义宣会长在“HTWO广州”奠基仪式上致辞

      正如现代汽车集团郑义宣会长在奠基仪式上所说,“HTWO广州”将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代表了现代汽车集团已经将未来新能源希望的“种子”埋进了中国这片土地。在中韩两国未来氢能社会的建设者呵护下,它会茁壮成长,终将结出甘甜的果实,惠及全球消费者。

      基于在全球其他市场取得的成功经验,现代汽车集团已于2020年和长三角、京津冀两个中国氢能示范地区的国内合作伙伴,就氢燃料电池技术达成深度合作意向。预计截至2025年,现代汽车集团将携手国内合作企业,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分别普及推广氢燃料电池卡车3,000辆和1,000辆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示范运营,共同构建领先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

环保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源

      正如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光国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当前全球众多国家及企业纷纷致力于碳中和,现代汽车集团为此将竭尽全力。我们将积极推进未来技术的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现代汽车集团正在积极促进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自动驾驶、城市空中出行(UAM)、机器人等业务,希望通过这些业务降低碳排放,尽快实现碳中和。”

      应对全球“碳中和”目标:全球顶尖的氢能生态系统

      全球气候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逐渐为人所重视,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脱碳目标。在2019年9月举办的气候首脑会议上,全球65个国家发布了碳中和宣言。面向更长期的可持续能源发展,全球各界一直认为氢能是最具可行性的可再生替代能源之一。

      现代汽车集团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代汽车早在1998年就设立了燃料电池开发部门,2000年以胜达(SantaFe)车型为基础研发了第一款燃料电池汽车,之后陆续研发了燃料电池大巴、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并实现了700bar高压燃料存储技术,进而在2011年完成氢燃料电池的量产技术开发。在2013年,现代汽车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ix35 FCEV,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时至今日现代汽车已经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深耕23年,拥有全球公认的顶尖氢燃料电池技术。

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现代ix35 FCEV

      2020年12月,现代汽车集团发布了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并持续扩大燃料电池系统动力车型阵容,先后推出氢燃料电池车NEXO、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XCIENT Fuel Cell和氢燃料电池大巴等产品。截至2020年6月,NEXO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万辆,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在2020年占全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的75%(数据来源:H2 Research)。2020年7月起,现代汽车面向瑞士市场陆续交付了50辆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到2025年,现代汽车将按计划分阶段交付1,600辆XCIENT氢燃料电池重卡。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

      为了加大行业内在氢能领域的合作,现代汽车集团2017年达沃斯论坛期间,牵头成立了氢能领域全球CEO联盟即“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丰田、BMW、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ir Liquide)等跨国公司也作为企业成员加入进来,目前由81家企业成员组成。

      现代汽车集团不仅研发和生产氢燃料电池车,更致力于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条,积极拓展中国、欧洲等全球范围内的氢能事业布局,不断推动社会碳中和。依据“FCEV 2030愿景”,现代汽车规划了到2030年实现年产能70万套氢燃料电池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集团计划与124家主要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加大对氢能事业的投资,不断拓展研究、开发相关设施的优化升级,致力于打造符合未来清洁能源时代的产业生态系统。

      应对汽车“新四化”:全球电动化模块型平台E-GMP

      E-GMP平台将“克制”与“自由”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完美统一。“克制”体现在E-GMP平台的模块化与标准化。其中,E-GMP平台的电池系统是“克制”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其采用标准化的电池电芯形成标准化的电池模组,通过灵活组成各种特定型号的电池组,来满足各种车型以及各种续航表现的产品需求。如此既保证了零部件种类的最少化,又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同时在车辆售后维修领域,降低了消费者后期的支出费用。一举多得的收益,最终都反馈到消费者身上,降低出行上的成本付出。

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

      每一个人都向往“自由”,这也是E-GMP平台最想带给消费者的体验。E-GMP平台下首款量产车型,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5将这种“自由”发挥得淋漓尽致。凭借E-GMP带来的电动汽车专属优势,IONIQ(艾尼氪) 5作为中型CUV可以为用户提供长达3,000mm的超长轴距,同时拥有纯平地板、可前后自由移动的中央扶手箱以及可电动调整前后位置的后排座椅等独有配置,创造了一个可定制的“宽敞自由”车内空间。400V/800V多功能宽电压超高速充电功能实现充电14分钟电量提升至80%,或充电5分钟增加续航100km,从而实现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自由”。车载对外供电功能(V2L)更是可以将车辆作为一个巨大的移动电源,为各种外部用电设备供电,甚至可以支持家庭用电。

现代汽车电动汽车专属品牌IONIQ(艾尼氪)旗下首款量产车型IONIQ(艾尼氪) 5

      未来,现代汽车集团将依托E-GMP平台,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多“克制”与“自由”平衡的完美电动出行体验。作为电动出行领域的领航企业,现代汽车集团在2020年电动汽车销量在全球位居第四。同年,现代汽车集团还推出其电动汽车专属品牌IONIQ(艾尼氪),同时计划于今年在全球推出IONIQ(艾尼氪) 5,并以此为开端,全面拓展电动专用车型阵容。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共推出超过23款电动车型,其中包括基于全新电动汽车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电动专用车型及衍生电动车型,并推动电动汽车年销量达100万辆。通过一系列举措,现代汽车集团将在中长期确保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为实现这一电动化目标,现代汽车集团启用全新电动汽车专属平台E-GMP,以最高水准的电动汽车研发实力,引领绿色移动出行新时代。

      立足中国,肩负企业责任,共建和谐家园

      现代汽车集团与中国市场携手已近20年,在持续加大技术、产品与产业投入的同时,一直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深入到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以“携手共进的世界”公益理念为指导,现代汽车集团构建了“Green Move 共护绿色”、“Safe Move 共建安全”、“Happy Move 共献关爱”、“Dream Move 共筑梦想”、“Next Move 共享价值”五大板块体系,不忘初心持续开展公益活动。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年度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20)排名中,现代汽车集团连续5年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并且连续2年全行业排名第四。

时任现代汽车集团首席副会长的郑义宣会长与志愿者一起参与治沙活动

      明年将迎来中韩建交30周年的重要时刻,现代汽车集团作为中韩两国合作典范,将借助于对新能源、新技术领域的持续投资,持续携手更多中国合作伙伴,更加深度融入中国市场,与中国新能源产业齐心协力完成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