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正文

应对新技术挑战,教育界需趋利避害

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日前,背负太多期待的GPT-4终于横空出世,ChatGPT的这一新版本比上代“进化”了至少一个数量级,因其在专业和学术上表现出远超人类水平的性能,而引发科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具备了搜索引擎的全知全能和人工智能的灵活精巧,ChatGPT很快就受到了学生群体的青睐。让ChatGPT代写作业已不罕见,代撰写个人陈述、代参加远程考试等花样“操作”也层出不穷,而迭代后的GPT-4各方面的能力更强。这也使得教育工作者及教学机构不得不迅速审视这一人工智能程序对学生及教学潜在的影响。

不过,一些教育界人士鼓励将ChatGPT纳入教学,认为ChatGPT不仅可以用作高效的教学工具,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日前召开的“ChatGPT与未来教育”学术沙龙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宗凯教授指出,ChatGPT等AI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对学习者而言,这些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教学者而言,有助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评价。”

当然,考虑到ChatGPT可能会引发作弊问题和道德问题,不少学校相继禁止学生使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甚至开发了相关应用,以帮助老师找出使用ChatGPT生成的论文,学校和学生间上演着新一轮的“猫鼠游戏”。

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焦虑甚嚣尘上,但科技产业已经开始探索新技术的应用。日前,网易有道宣布ChatGPT同源技术将应用于AI口语老师、作文批改等学习场景中;科大讯飞也宣布将打造中国版ChatGPT,并预计于5月份率先落地AI学习机;高途考研研发团队同样宣布,将引入ChatGPT同源AI技术,推出考研规划和答疑产品。

实际上,ChatGP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第一次出现的人工智能技术,AI绘画、AI实验机器人、AI钢琴教育等已经十分多见。此前,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就公开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在快速迭代、日新月异,因为不知道明天又出现一个什么新的东西,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学习吸收。“人工智能改变的是我们人类社会秩序、工作方式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范式。孩子们要等到大学才去学人工智能吗?肯定不行。”

“不妨从科技应用、未来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待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相关技术研发负责人贾先好认为,教育对于技术创新的反应习惯性滞后。AI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帮助孩子们接受正确的人工智能观念的同时,教育他们科学利用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实际关系到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给社会带来的综合影响。当然,这背后涉及专业教师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的优化乃至教材的编写等,因此这种滞后性更需要科学看待。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也认为,教育对于ChatGPT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甚至有些学校会屏蔽,这都可以理解,但新的技术出来以后,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和新的思维能力的构建。“ChatGPT的出现,应该是教育自身改革的一次重大机会,因为如果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改变,教育是不可能靠屏蔽ChatGPT维持下去的,只有多样化才能探索出教育新的生长点。”

贾先好认为,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教育终极目标是育人,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知识的获取只是基础要求之一。“技术只是一个工具,自身什么也做不了。而学习者如果只是从ChatGPT获取答案并提供给不知情的老师,这本身与使用之前的‘搜题应用’并无两样。”他说。

教育ChatGPT化的趋势确实需要警惕,技术的使用应该避免其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造成不利影响。但技术的进步和理性运用离不开教育的引导,反过来,技术的进步又会促进教育的变革。一定程度上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或意味着教育变革又来到了一个新的节点。